0791-85997085
“重要基石”原意指用于支撐建筑物基底的石頭,常用來比喻事物的根基,它對整個事物的產生、發展起著基礎性支撐的穩固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對外政策、教育強國、國家安全、農村改革、國際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基石”進行了深入論述。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汲取治國理政智慧經驗,準確理解把握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根本性問題,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13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布拉柴維爾同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舉行會談時強調,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一直是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方長期堅定的戰略選擇。2014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三屆中非民間論壇的賀信中強調,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2024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同塞拉利昂總統比奧舉行會談時強調,中非人民命運與共。中國始終把發展同非洲國家團結合作作為對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國家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真誠友好、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是中非關系的本質特征。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中國致力于推動全方位和互利共贏的中非合作,始終遵循“真、實、親、誠”的理念,秉持正確義利觀,幫助非洲筑巢引鳳、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惠及非洲人民,共圓發展振興之夢。當前,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中非更要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強調,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我們要抓住機遇、超前布局,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總體部署和戰略設計,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2015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社會穩定是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夯實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小崗村是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在小崗村大包干等農業生產責任制基礎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們黨農村政策的重要基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對農村改革的成功實踐和經驗,要長期堅持、不斷完善。我國農村改革是從調整農民和土地的關系開啟的,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最大的政策仍然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我們必須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通過改革釋放農業生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共同繁榮的亞洲。經濟發展是文明存續的有力支撐,繁榮富強是國家進步的重要基石。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著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亞洲各國人民希望遠離貧困、富足安康。面向未來,我們應該把握大勢、順應潮流,努力把亞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亞洲各國要合力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共同消除貧窮落后,共同創造衣食無憂的生活,讓幸福和歡樂走進每一個家庭,共同幫助世界經濟徹底擺脫復蘇乏力、增長脆弱的局面,為世界經濟迎來新一輪增長和繁榮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
2020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強調,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國際秩序穩定的重要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加以維護。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世界各國關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規則加以協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大小國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時代進步的要求,也是聯合國憲章首要原則。大國更應該帶頭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遵信守諾,不搞例外主義,不搞雙重標準,也不能歪曲國際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國正當權益、破壞國際和平穩定。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我們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堅持積極參與全球安全規則制定,加強國際安全合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稿件來源:黨建參閱
稿件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gHA0UDkmdCZkjFjFKuHUwg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