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5997085
用藥如用兵,遣方用藥如排兵布陣,來不得絲毫馬虎。張景岳就是這樣的人。史書記載,張景岳(張介賓,字會卿,號景岳)非常擅長使用熟地,以至于后人給予他“張熟地”的美譽。在滋陰補腎的左歸丸、溫補腎陽的右歸丸中,他都使用了具有“填精益髓”功效的熟地。
張熟地
張景岳被稱為“張熟地”,因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他對熟地的藥性和功效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及理解,通曉熟地的配伍應用,善用、巧用、妙用熟地于包括溫補劑在內的諸多方劑中。“凡諸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陰虛而水邪泛濫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景岳全書》),熟地“守散、降火、鎮靜、緩急”的特性被他體現得淋漓盡致,使得“陰中有陽”的熟地在補血虛、滋腎水、填骨髓、益真陰、養元精等方面為他運用得游刃有余。
左歸丸右歸丸
左歸丸由熟地、山藥、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組成。其功效是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常用于具有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等癥狀的真陰不足證。
右歸丸由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杜仲、肉桂、當歸、制附子組成。其功效是溫補腎陽、填精益髓。適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
通過左歸丸和右歸丸的對比,可以發現,在兩個陰陽對立的處方中,張景岳都用到了大劑量的熟地,除了充分展現了他的淵博學識以及他對中醫藥理論掌握的深透外,奇妙的不同組方的中藥因配伍而產生的奇效每每令人嘆為觀止。我用“學識廣博、深奧微妙”來評價張景岳,用以表達對他在中醫藥學術界極高造詣的崇拜。
《景岳全書》和《類經》
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具有多方面的重要貢獻。首先是完善和發展了中醫的陰陽學說,強調了陰陽互根、精氣互生等觀點,豐富了中醫理論體系;其次在方劑學方面,書中收載了大量的有效方劑,并對方劑的組成、用法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另外在診斷方法的總結與創新、倡導溫補治法糾正當時濫用寒涼藥物風氣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
《類經》成書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是張景岳對《黃帝內經》進行全面、系統的一次分類編述和注釋,他將《素問》《靈樞》兩部的注釋進行校補、整理,“從類分門,然后合二為一”。在注解中加入了他在行醫實踐中的心得和體會,點校新穎、闡發周全,是他之后人們學習《內經》的重要參考書。
至于《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以及他晚年所著《質疑錄》,都是他學術思想的演進和升華,作為中醫藥專業人員,我們心存敬畏,可以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學習了解。(汪正清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
稿件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稿件鏈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58164
責任編輯:劉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